欢迎来到生涯规划教育网!联系电话:010-83834992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最新公告: 关于建设“势生涯教师空中培训基地”的通知

联系我们MORE

单位名称:生涯规划教育网
学术支持:
电话:010-83834992
手机:15810469859
联系人:李主任

新闻动态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大数据下如何进行“同课同构”

发布来源:生涯规划教育网发布时间:2019-03-27 10:41:29点击数:1756

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以下简称紫藤小学)作为区域信息化教育特色学校,在长期、常态开展智慧教育的实践中,探索出基于“AI人工智能苏格拉底系统”环境下“同课同构”的教研新模式。

为什么要探索新的“同课同构”教研模式

传统“同课同构”的模式,因参与人数的不同,完成一轮任务所花时间是执教人数的倍数,然后接下来才能进行课后教研分析。例如,进行15个班的“同课同构”班会课,需要15个班主任共同参与,并依序进行执教,需要15节课也就是近两天的教学时间,之后再进行教学研讨,分析每一节课的内容。这种“同课同构”教研模式,因耗费时间长和人力成本高,几乎很难实施与经常进行。紫藤小学充分利用苏格拉底系统,探索出“同课同构”创新性教研模式:40分钟就能完成数人“同课同构”的教学内容,根据采收影片及数据进行课后高效研讨,大大缩减了教学时长,能够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事实证明,这种新的“同课同构”模式能促进教学均衡多元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近年来紫藤小学通过智慧教育信息化平台,构建起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层式鹰架”模式。鹰架,即脚手架;三层式鹰架,是指教师专业成长进阶发展的三段式:智慧教师、智慧模式与智慧课堂。这也是我校教师应用智慧教学支持系统进行智慧教学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辅助教师专业快速发展、促进传统培养模式改革的助力器。在AI人工智能苏格拉底系统助力下,短短一年,我校已采收5000多部教学课例影片,累积了大量教与学过程的大数据,包括数字教材、电子笔记、学习历程、诊断报告等,大大提升各学科智慧教学的整体品质。

“同课同构”教研新模式的实施路径

学校成立了通力合作的管理梯队,将“同课同构”模式有效融入到各种课程和活动中去,通过整合优化,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办法。

启动“紫藤AI苏格拉底影片先导计划”。2017年11月,紫藤小学启用“AI人工智能苏格拉底系统”,实现了课堂教学数据的及时生成和有效采集,并能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对教与学数据进行分析测评。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启动了“紫藤AI影片先导计划”。

落实“典藏课例”研讨过程。“典藏课例”是指在“同课同构”研讨过程中,通过集体备课、多次实录、智慧研讨、数据分析之后,再进行实录的经典课例影片。典藏课例不一定是完整的课例,也可以是教学的一个模块,但具有较大的研讨价值,能提炼出可供复制推广的教学模式。为了落实典藏课例流程,学校各教研组首先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学科“同课同构分工表”,再将典藏课例录制排在一张学校“同课同构安排表”上落实推进。

提炼“切片针灸”教研模式。“同课同构”模式中最关键的就是教研的真实开展。将课堂教学以切片的方式进行分析,再将研讨成果在课例影片上用“智慧标签”记录下来。课堂教学数据为教研提供了直观、量化的依据,也改变了传统教研或课堂观察、课例分析的单一模式。

优化“共同体”智慧管理。为实施“同课同构”,“智慧班际”平台上会发布同年级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以及课堂生成的数据报表,可以对学生、班级、年级、学科进行“点”“线”和“面”不同维度的关注。以数据为支撑,以教学共同体自主管理为基础,让教学管理更加细化。

“同课同构”推进教研与课堂创新

均质化多元课堂。紫藤小学建校仅三年半,一校两区,每年学生成倍增长,各年级班级数量较多,以一年级为例,多达15个班。教师数量也随之增加,三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占45%,教师团队充满活力,但教学经验明显不足。如何发挥现有成熟教师的作用,增强备课组研讨的实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逐步摸索出的“同课同构”教学研模式,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共研教学内容,共析教学问题。依靠数字化平台,通过分工协作—集体备课—共享资源—智慧教研—数据分析—补救教学等模块,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教研组备课组力量,优化备课、听课、评课模式,精准分析课堂教学行为,力求构建均质化多元课堂。

集群式教师发展。集体备课,有助于促进全体教师的参与,激发每个人的智慧,形成合力。学校的教学研讨不再是漫谈交流,而是基于教与学行为数据,借助“课堂教学报表、教学实录影片、课堂电子笔记、学生知识能力雷达图表”等大数据,通过“切片针灸”式智慧教研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调整补救。备课组教师形成“教学共同体”,促进教师集群式发展。

差异化精准评价。通过信息化技术助力课堂,教师教学教研以及学生过程性评价的大数据以量化的方式得以呈现。从而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在关注“面”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差异,找到教师分层个性化培养的方向和方式。差异化的学科、班级、学生数据,又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形成性评价开辟了新的路径。

构建特色校本课程。教研团队注重促进教师教学实践的改进,鼓励课程、课堂、课题联动,智慧管理、智慧教研、智慧教学共建,备课、上课、诊断、评量互促,推动了校本课程的建设。目前我校除了常规课程,还创建了图书馆课程、安全班会课程、STEAM创新课程、共生共融家长课程等一系列校本课程,丰富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

 

作者:黄敏丽 黄丽霞 张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